校庆
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根本目的是“以赛促教”。通过竞赛,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青年教师教学的认知能力、设计能力、实施能力、驾驭能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更好践行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国家和浙江省每2年进行举行一次国赛和省赛,为与国赛、省赛相衔接,浙江大学自201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校级赛。


    1129日,2019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辅楼顺利举行。决赛由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和校工会联合举办,共有82位从学院(系)初赛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参加了决赛。


    2019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体评委合影


    评委预备会于7:40开始。预备会由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处长李恒威主持,本科生院院长、竺可桢学院副院长张光新和党委统战部部长、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楼成礼致辞。


    张光新


    张光新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学校也对专业发展、教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教师要充分把握青教赛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能力训练,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水平,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楼成礼


    楼成礼表示,青教赛是教师比武练兵的舞台,更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比赛既是知识的教学,也是理想的教学、人生价值的教学,将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的活力、勇立潮头的魄力、担当使命的能力;楼成礼同时通报了我校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最终2人获得特等奖,其中1人代表浙江省参加明年的全国总决赛;4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我校因出色的组织工作荣获优秀组织奖。


    李恒威


    李恒威表达了对各位评委参与2019年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选工作的感谢,并宣读了评审规则和注意事项。决赛分成三个小组进行,各评委组分别由4名教师评委和1名学生评委组成。各组评委从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事先提交)、课堂教学(现场展示)两个方面,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判,分别计分。

     

    简短的预备会后,课堂教学现场展示环节于8:00正式开始。参赛的青年教师在给定的15分钟内,按抽签顺序依次就选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展示。本次决赛分别在紫金港校区、玉泉校区、舟山校区开设直播观摩教室,评委和观摩师生听取了不同教师的展示,体验了不同的教学风采、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

     

    经过激烈角逐,本次竞赛共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

     

     

    海洋学院 李爽

     

    海洋学院的李爽老师讲授的是“物理海洋学”课程中有关地球旋转和海洋层化的内容。李老师从“冰手指现象”的表观现象入手,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的授课模式,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根据首要教学原理进行有机串联;同时借助课堂小实验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双”扩散现象;在课程的讨论环节中,她以本领域最前沿、可靠的学术进展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最终将课程整合成一个生动活泼、层层深入的有机体。李老师有条有理的逻辑思路、精准巧妙的课堂设计获得了在场评委老师和观摩师生的高度认可,并最终获得本次竞赛特等奖。


    管理学院 邵帅


    海洋学院 胡鹏


    地球科学学院 苏程


      管理学院的邵帅老师讲授的是“会计学”课程中有关收入定义及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邵老师设计了“起
    ---合”四个教学环节,通过举例香飘飘奶茶的案例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收入”词组,帮助学生明确收入定义,并辨析了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如收入不等于赚钱,收入不等于收现,收入不等于销售等,最终引出收入确认的原则和要点。海洋学院的胡鹏老师讲授的是“海洋沉积学”课程中有关泥沙启动的临界条件,胡老师借助问题引导、环环相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地球科学学院的苏程老师讲授了“遥感图像分类”课程中有关深度学习遥感图像分类的内容。苏老师首先以全貌带入,抽象出宏观结构,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逻辑主线的基础上,再抽丝剥茧讨论具体细节问题,从而避免学生陷入到新概念和技术细节的漩涡中。三位参赛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饱满、教学仪态亲切自然,充分展示了参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新思维、新策略。邵帅、胡鹏和苏程三位教师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

     

    课堂教学现场展示之后,各组评委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和教学设计方案等角度出发作了点评,建议参赛教师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思想高度,加深课程深度和挑战度。

     

    经过校青教赛的历练,参赛教师感悟颇深、收获颇丰。


    参赛心得

    特等奖 李爽

    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是我投入教学后最大的收获。比赛当天的每个15分钟都能幸运见证不同学科老师们的用心,我由衷地认为,青教赛是用最短的时间收获最多教学经验和知识、提高效率的方式之一。

    参赛前,有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教学与科研要如何取舍?在教学中是完成教学任务还是构建内容体系?是先定目标还是先定位自己?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在和参赛教师的交流中,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不教学”就不是老师,“不科研”就不可能是好老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科研基础,教学才能有后劲,二者不是舍与得的关系,而是统一体;与此同时,完成教学任务、“讲完”教学大纲也只是“讲”,并非以“学”为中心,因此我采取了线上完整体系(讲授完整教材素材)和线下构建体系(梳理重点关键脉络)相结合的方式,并最终选择先定位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伴读,这一定位促使我在解惑的同时也要遗惑,通过质疑老师、质疑教材、质疑最新研究权威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思考延伸至课堂之外。

      

    一等奖 邵帅

    备赛过程对我的教学技能进行了充分打磨,学院组织了多次试讲和培训,系主任陈俊老师也从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角度出发,就知识点的引入方式、易混淆的知识点的区分,板书的书写,到幻灯片的设计等内容对我进行了指导。后期,我甚至很期待自己去参加比赛,希望通过自己不断打磨不断收获,能完成教学技能的“质变”。

    本次能获得校一等奖,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新的开始。赛后我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我们都听过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在知识的传导链上,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不啻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命运的塑造者。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事业,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教育是爱的事业,需要我们薪火相传,划亮一根火柴,却总有燃尽的一天,需要另一根火柴的头触到这即将燃尽的火焰,温暖才会传递下去。

     

    一等奖 胡鹏

    短短十五分钟教学竞赛,是对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次考察:你能否在十五分钟把知识点说透,能否时刻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能否有一定深度和内涵、不哗众取宠。我认为,每个浙大老师都应努力去塑造培养这样的综合素质。在职业生涯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十五分钟(有的甚至更短,只给你五分钟或三分钟),需要你有理有据有节地说服各种各样的听众。每一个这样的十五分钟,我们都要全力以赴,精心准备、不断练习,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担负重要使命和责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之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我依旧认为,教学竞赛的确和真正的课堂教学不一样。但认真参与一次,加一次压,得到的收获与提高一定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你今后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影响你的学生们。

     

    一等奖 苏程

    教学竞赛和课堂教学区别不小,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学竞赛要求教师在15分钟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讲授。所有的导入、展开、讨论、总结都被压缩在极短的时间内。它更像是准备一个自编、自导、自演的短剧:音画效果要引人入胜,情节发展要有高潮,主题最好还得来点流行元素。因此,本来我是抗拒参赛的;然而,后来我是很有收获的。因为我发现比赛是个绝佳的督促——以前有很多想改却懒得改的PPT借机做得更精美了;一些平日积累却没时间整理的素材借机整合到了课程内容中;以及还没来得及加进去的前沿内容也借机编排融入了课程体系当中。更重要的是,以前很少考虑的课程思政问题也“被逼”着仔细思考如何巧妙地融入课堂。因此,为了选择出15分钟的比赛内容,实际上我得反复梳理、总结、思考、甚至重编整个课程内容,从而使我实际的课程教学在内容体系和逻辑编排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这才是我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而这些工作如果没有竞赛作为强有力的督促,纯靠我的个人自觉,恐怕不会进展得如此迅速和顺利。